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5-08-08 22:19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菏泽市“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食品安全领域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新闻发布会开始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民生大事。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强化制度机制、夯实责任体系、开展专项整治、促进社会共治,不断增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有力有序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
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工作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敏女士;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四级调研员荆东风先生;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李勇先生,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请王敏局长作总体情况介绍。
王敏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在此,我代表市市场监管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市场监管工作的各界人士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每一位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守牢安全底线、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等工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责任体系全面夯实,监管根基更加牢固
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是核心。我们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一是高位部署压实党政责任。坚持高位推动,将食品安全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听取汇报、部署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每年开展食品安全督导调研,全力推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地落实。
二是制度保障强化规范引领。组织制定《菏泽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置办法》等制度文件,印发《2025年全市食品重点工作安排》,为系统性推进工作提供支撑。充分发挥市食药安办作用,强化组织协调,推动《深化食安菏泽 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先行的意见》落地见效。
三是层层联动筑牢责任链条。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持续走深走实,全市各级共9448名党政领导干部包保80916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包保督导87328家次,督导发现并处置问题15825条,形成“以上率下、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市场环境持续净化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一是农村市场“清源净流”。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4018户次,取缔无证经营主体2户,规范建设农村食品经营店128家;编制印发《食品安全三字经》《识别辨假顺口溜》等宣传材料2.3万份,开展覆盖涉农镇街的专题培训28场。同时,开展生鲜肉夜查10次,出动执法人员560人次,检测肉类样品1056批次,移交公安机关案件1起。二是重点品类“严管严控”。围绕肉制品、冻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风险品类,开展全链条排查整治。坚持开门搞整治,向社会发布公开征集违法犯罪线索的公告,广泛收集线索,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联合公安、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全链条肉类产品违法犯罪整治行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排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431家次,发现问题580家次,发现问题727个,督促整改问题隐患721个,收到群众举报290起,查实22起。对全市冷库开展“穿透式”检查,严防病死肉、走私肉流入市场。排查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者3297家,立案查处7家。三是餐饮质量“全域提升”。以“点线面”结合推动餐饮行业提质升级,建成12条餐饮示范街区,单县老东关、郓城格福里、佳和城等街区成为网红直播打卡地。全域推进“清洁厨房”规范建设,全市1209家学校(幼儿园)食堂、22家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型以上餐饮单位“清洁厨房”建成率100%??雇绮鸵熬煌毙卸?,整治“无堂食外卖”聚集区17个,开展网络订餐“双十”检查(订单量前十和差评前十),检查美团、饿了么等平台3次,推进网络餐饮线上线下同标同质。建设菏泽餐饮实景培训基地,累计培训餐饮从业人员700余人。食品摊点规范治理稳步推进,对12处小摊点集中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为推进食品摊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四是校园食安“精准守护”。联合市教体局,督促学校食堂、校外集体用餐单位利用假期“一校一策”规范提升。目前,全市22家校外集体用餐单位全部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故称芬煳?、鼠患、餐饮具消毒等专项整治,全市中小学食堂和集中供餐单位的鼠患等病媒生物防制设备设施和餐饮具清洗消毒设备设施配备率均达100%,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三、社会共治格局形成,安全氛围日益浓厚
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通过“开门搞监管”,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凝聚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一是“专项抽检”贴近民生。开展“你点我检”活动16次,围绕群众关心的品种完成抽检1225批次,发放调查问卷11543份,邀请10398名市民参与,满意度100%。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抽检”1201批次等专项抽检,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全部依法查处并公示。
二是知情人报告系统高效运行。完成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报告系统调试并投入试运行,拓宽了食品安全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实现了问题的快速响应和处置,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试运行期间接收线索56条,核查处置率达100%。
三是创新活动激发活力。成功举办菏泽市首届家常大锅菜厨艺比赛,30余家餐饮单位参赛,以赛促学提升技能。高质量完成“惠享菏泽 2025”消费季活动,以“食安山东?相约菏泽”为主题,组织30家食品企业展示特色产品,助推消费市场回暖。
食品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四个最严”要求贯穿全过程。我们将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整治,聚焦农村市场、校园食堂、网络餐饮等群众关切的热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加快智慧监管赋能,拓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山东食链”等平台应用,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效能;强化宣传引导,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建设幸福菏泽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主持人
省广播电视台记者
当前,网络餐饮、网上订餐已成常态,在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也开始出现。针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请问,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如何加强监管的?谢谢。
李勇
感谢您的提问。为贯彻落实《山东省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切实解决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局自2025年5月起至2025年12月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一、严把入网准入关口,夯实基础数据。组织各县区局对美团、饿了吗、京东三大网络餐饮平台入网餐饮商户数据与行政许可备案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全面比对核查,重点核查入网餐饮商户登记许可证信息、门店信息、取餐地址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可追溯。先后完成1036条数据比对,修改、注销平台数据265条。
二、规范“无堂食外卖”业态,实施精准治理。在全市范围内对“无堂食外卖”经营聚集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建立17条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管理台账,实行“一区一策”,制定差异化整改提升措施,开展“无堂食外卖”规范化提升试点,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监管模式。
三、强化线上线下监督检查,压实各方责任。督促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入网外卖经营者的日常管理,履行抽查监测义务。截至目前,三大平台累计开展线上检查商户3276家次,线下实地检查商户1965家次。结合网络订餐销量和差评量“前十”活动,组织县区局开展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外卖经营者1137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2份,下线违规外卖经营者209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1件。督促整改平台公示图片、视频信息不实等问题96家。
四是引导公众参与,推进共治共享。推动入网连锁餐饮企业实行门店“互联网+明厨亮灶”。推广“食安哨兵”制度,聘请100名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发挥其“流动探头”作用,延伸监管触角。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李科长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关注到,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了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请问,我市在落实相关要求,保障群众“舌尖上的肉制品安全”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呢?谢谢。
荆东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在全链条防控肉制品安全风险、保障群众“舌尖上的肉制品安全”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畅通线索征集渠道,多方参与群防群治。通过大众网、齐鲁网、市场监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发布《关于公开征集肉类产品、食用植物油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公布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投诉举报电话,相继发布整治进展、科普知识、消费提示等信息130余条,受理相关投诉举报351件,经核查属实48件,正在依法办理。
二是全域一体推进,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整治重点、措施要求及责任分工。市、县、所三级市场监管力量累计排查生产经营主体10203家(次),督促整改隐患957个,组织监督抽检(风险监测)792批次,行政立案44起,查获涉案物品2.97吨,涉案货值9.4万元,罚没金额合计49.9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3起。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严防风险外溢。针对相关舆情反映的食品安全风险,组织对肉类、酒类等高风险食品开展专项检查,将“制假售假”“非法委托生产”“标签虚假标注”等作为重中之重,深挖细查违法线索。针对速冻调理肉制品生产聚集的特点,重点指导郓城县强化区域治理,检查肉类产品生产企业61家、小作坊22家,立案查处8家,取缔无证小作坊4家,移交公安机关1家。针对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对象,市局分别开展飞行检查、夜查等突击行动,发现问题主体6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警告处罚3起。
四是凝聚部门合力,提升整治效能。市食药安办牵头,抽调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骨干组成5个联合检查组,聚焦畜禽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及食品生产经营相关单位,共检查35家,发现问题41个,均通报至相关县区和部门,实现条线跟踪、闭环整改。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齐鲁晚报记者
农村市场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能否介绍一下,我市在破解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难题、保障农村群众“舌尖安全”方面,都有哪些实招硬招?谢谢。
荆东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们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守护农村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重点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出实招、用硬招,全力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一是突出重点整治对象。以农村集贸市场、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以及食品批发商等为重点对象,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为重点品类,累计检查各类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包括食品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批发商等)12190余家(次)。
二是有效管控源头风险。对全市382家农村食品批发商进行了全面摸排,逐一建立并动态更新信息台账(包括主体信息、经营品类、供货范围、仓储地址等),将其全部纳入重点监管名录,实施“一户一档”管理,努力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
三是充分发挥监督抽检的技术支撑和风险预警作用。针对以往问题多发、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品种(如调味品、食用油、糕点、散装食品等)以及特定区域,组织开展靶向性监督抽检1576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为46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2.9%),按照“立即报告、立即下架、立即控制、立即溯源、立即查处”的工作要求,迅速启动核查处置程序。
四是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等渠道发现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集中优势执法力量,深挖案源线索,重点打击制售“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山寨”食品、商标侵权食品、过期食品、劣质食品以及非法添加食品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立案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相关案件173起,罚没金额5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强化风险研判、部门协作、执法检查和问题整改,切实解决民生关切,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瞥さ慕獯稹=裉斓募钦咛嵛驶方诰徒械秸饫?,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感谢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吧嗉馍系陌踩币煌妨殴愦笊?,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餐桌。我市坚持多措并举、共治共享,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效能。在此,也请各媒体持续关注,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工作,并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石新莹)